钢结构直接分析法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【金沙总站6165登录入口“建苑论坛”2021年第18期】
报告人:刘耀鹏香港理工大学/宁达科技有限公司
时间:2021年11月19日14:00-16:30
会议室:腾讯会议:264 128 351
报告内容:
建筑结构一直在往跨度和高度方面突破,建筑造型不断求新、求异,材料的综合性能也不断发展并逐步得到应用,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基于线性分析的结构设计方法面临极大的挑战。传统的分析设计法,主要是基于每一根构件进行稳定性设计,本质上是将分析和设计进行分离,无法真实反映结构响应。在面对复杂的空间结构时,这种方法一方面造成过度设计,另一方面却存在安全隐患。为此,基于非线性分析与设计一体化的方法得到了重视并不断发展,尤其是在钢结构的领域中,各国主流规范都将这种新方法纳入条文。直接分析法作为一种综合考虑各种非线性因素影响的方法,可以在分析过程中准确模拟结构的变形失稳特征,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,从而不需要估算每根杆件的计算长度及杆件稳定性检查,仅需要进行截面承载力校验,该方法代表了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。主讲人将分享他在直接分析法中的研究、工程应用和修编规范方面的心得,为同学们学习结构分析、专业课程及钢结构稳定性研究打下基础。
报告人简介:
刘耀鹏博士:宁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,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高级研究员,西南交通大学及沈阳建筑大学客座教授,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,香港钢结构设计规范技术委员会委员。研究领域为钢结构直接分析法,组合结构的二阶弹塑性分析,大跨度钢结构设计,柔性防护网等。长期从事结构设计软件及有限单元的研发,主持开发了NIDA和RCD等软件,已被工程界广泛采用。他主持及参与了香港、澳门、新加坡等地众多钢结构设计项目,其中新加坡植物温室结构项目荣获“香港结构设计大奖”、澳门美高梅一期天幕钢结构等项目获得“香港结构设计特奖”、澳门美高梅二期景观天幕钢结构获得“世界最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”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刘博士参与了香港钢结构设计规范编写,及修订新《钢结构设计标准》GB50017-2017,负责“直接分析法”。他发表著作逾100篇,担任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》(SCI) 和《建筑钢结构进展》副主编,《Journal of Algorithms &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》编委,及多本国际期刊审稿人。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;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;中国钢结构协会技术创新奖